五、评点“紫砂壶的特点”
一般认为,紫砂壶有以下五大特点,但是笔者并非完全赞同,将个人观点附后以作参考:
1、因紫砂壶具备独特的“透气性”,用以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,不失原味,“色、香、味”皆蕴。这也是其成为公认的最佳泡茶器皿的最关键因素。
该特点的实质就是紫砂壶的“实用性”,正因为其独具透气性,所以其“助茶”功效突显,从而优于其他材质的茶器。
2、紫砂壶因其砂质能吸收茶汁,增积“茶锈”,故用久后,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。
这是一个“养壶”的误区,不能成为其“特点”。茶锈的形成主要是因用壶人不经常清洗所致,跟正确的养壶方法相悖。茶锈的存在势必影响壶的透气性,而且,人们使用紫砂壶的主要目的是享受茶水带来的好处,而非茶锈能产生茶香的“噱头”啊!
3、便于洗涤。日久不用,难免有异味,可用开水烫泡两三遍,浸没在冷水中,取出后泡茶原味不变。
这只是说明了紫砂壶洗涤方法的不同,就洗涤的方便程度来说,紫砂并不比其他材质的强,因此,这也不能成为其“特点”。
4、冷热急变性好。寒冬腊月,注入沸水,不会因温度急变而胀裂,而砂质传热慢,提握抚拿不会炙手。
从材质的特殊性角度来说,该特点是其“实用”功能的保障,是其实用性的延伸。
5、紫砂陶质耐烧,冬天置于高温火炉炖茶,壶也不易爆裂。
据了解,紫砂壶不适宜直接放在火上烧,否则会因受热不均而破裂,所以,该特点只适用于一般的陶器,而非紫砂。
欣赏:助理工艺师夏超先生全手工制作的“滴水穿石壶(鲨皮青)”,容量约360毫升。
(提示:1、陶罐可直接烧,因此,用于煲汤的“紫砂罐”实为陶罐之误;2、为何会有那么多的误区?客观上,所谓的“老师们”也经常是一知半解,又怎能“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”呢?主观上,不免有“掩盖”目的而存有“忽悠”之心;3、紫砂上的各种说法需要大家思考后自己来辨别,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,建议绝不人云亦云,如能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去分析和判断,误区就能不攻自破。)
(提示:1、陶罐可直接烧,因此,用于煲汤的“紫砂罐”实为陶罐之误;2、为何会有那么多的误区?客观上,所谓的“老师们”也经常是一知半解,又怎能“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”呢?主观上,不免有“掩盖”目的而存有“忽悠”之心; 3、紫砂上的各种说法需要大家思考后自己来辨别,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,建议绝不人云亦云,如能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去分析和判断,误区就能不攻自破。)